您現在的位置:

東海岸第一家農產品初級加工場 「八個傻瓜」為原鄉農產品加值創新、食在安心

  東海岸第一家「八個傻瓜」農產品初級加工場,由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宮莉筠等8位堅守友善土地理念的在地青農所設立,以推廣優質的在地原鄉農產為目標,為創造農產品多元價值,在農糧署東區分署、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專家團隊的輔導下,於110年11月19日建立符合嚴格食品安全標準的農糧產品加工室。加工品項及方式包含黑豆乾燥、焙炒及稻米碾製,並取得花蓮縣政府核發的「農產品初級加工場」場證,該場為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,更於112年取得有機加工驗證,是東海岸臺11線省道沿線第一家。
  
海梯田復育農產加工升級
  豐濱鄉新社部落過去開闢梯田,受太平洋海風的水氣的吹拂和海岸山脈富含養分的溪水灌溉,維持著美麗的金黃稻田景色。然而隨著部落年輕人外出工作與人口老化,越來越多良田休耕,直到近年由返鄉青農所組成「八個傻瓜」團隊,採用有機農業和友善耕作的方式,積極推動復耕,使部落再次呈現出稻田美景,吸引許多旅客走訪,同時他們也將梯田開放給新社國小學童做為戶外田間教室,推廣食農教育。為了提高產品的多樣性與附加價值,他們還建立了一個符合食安標準的農糧產品加工室,並取得了農產品初級加工場場證和有機加工驗證,用來進行黑豆乾燥、焙炒以及稻米碾製等加工工作,並規劃復育更多的原鄉農作,增加產品種類和加工方式,拓展在地農產銷售。
  
農產品初級加工場嚴格把關消費安全
  東區分署說明,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於109年發布施行至今,為協助小農創造農產品多元價值,開發加工品上架,提高農民收益,農糧署積極辦理加工技術與食品安全衛生教育訓練,並輔導農民取得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登記。依規定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皆需使用國產溯源、產銷履歷或有機驗證(含有機轉型期)的原料,其場域配置、人員訓練、加工製程等均需符合GHP食安規範的層層把關,並經中央和地方政府機關聯合實地查核,在場域、人員、原料及加工製造流程都層層把關下,才能確保提供消費者安全安心的優質加工產品,於產地加工生產保留原型農產品,符合減少添加之食品趨勢,更為降低碳排放之產品。
  
花東地區10家場證業者多元農產加工品供選購
  東區分署表示,農糧署同時亦依據個別需求,導入專業顧問優化產品包裝設計及行銷協助,改善產品整體質量,助攻拓展市場通路。東部地區花蓮和臺東,已有10家業者取得場證,提供豐富優質的農產加工品。歡迎大家上「農產品初級加工場資訊系統」(網址:https://mpa.afa.gov.tw/)查詢瞭解。
  

聯絡人:陳副分署長吉村
聯絡人電話:(03)8523191
該場為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,更於112年取得有機加工驗證.jpg
八個傻瓜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為東海岸臺11線上第一家農產品初級加工場.jpg
「八個傻瓜」有機日曬黑豆,將整株成熟的黑豆以日曬方式完全乾燥。.jpg
「八個傻瓜」有機日曬米,在收割時將稻穗成束綁緊倒掛曝曬於東海岸陽光下,讓米粒更加有彈性。.jpg
「八個傻瓜」栽種有機梯田、黑豆等可食地景,促進地方農產業6級化發展。.jpg
「八個傻瓜」開發多元農產加工品,帶動在地農產業加值升級。.jpg